枝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 www.zgzhijiang.gov.cn
   
  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动态
 
躬耕田垄,让湖北稻长成“高富帅”

发布日期:2018-01-09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——记科技创新逐梦人游艾青

    一袭秋风至,十里稻花香。刚刚过去的9月,是水稻育种专家游艾青一年当中最忙碌的一个月,正值秋收季节,东往江苏、浙江,西到四川……他辗转奔赴于省内外多处水稻基地,忙着参加各种水稻验收会。

  “十一”长假,游艾青又没休息,除了试验田里的事,作为我省科技界唯一的十九大党代表,他还要把自己对于科技创新机制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写下来,准备带到会场。

  寻找科学数据,选育中稻“高富帅”

  “走,去看‘高富帅’!”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游艾青拿起草帽招呼大家。

  初秋的下午,研究所试验田,每有风过,饱满的稻穗垂首低吟。

  “你看,这些种子多壮实,种出的稻米产量高、口味好,价格也不低哦。”原来,“高富帅”是种子!

  “这可是我们10多年的心血。”游艾青说。

  都说“湖广熟、天下足”,可现实的尴尬是“楚人种田、吴蜀供种”,湖北缺良种。10多年前,该所开始选育新一代优质中稻品种。

  杂交品种的选育极为繁复,每个品种都要从成千上万的杂交组合中挑选。一位育种人员平均一年至少要研究水稻的1万个组合,有时候甚至多达三四万个,来寻找精准的科学数据。 如此,才能在无数个“偶然”中得到一个成功的“必然”。

  试验田的活儿又苦又累,还得做到绣花般精细。蹲在稻丛间,小心翼翼地把住穗头,剪颖、去雄、套袋、授粉、封口、记录、建档……夏天的太阳又大又毒,每次下田,游艾青都全身湿透,像从水里捞上来似的。

  游艾青带领他的团队不断试验、改良,目标只有一个:将每一个亲本打造成中稻中的“高富帅”。这样,种子才会更加高产、优质、广适和多抗。

  为加快进度,他在试验中引入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育种技术,育种时间缩短近一半。如今,他们已育成5个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,品质达国标,亩产达800公斤。

  这粒种子,价值几何?

  402万元!2013年,游艾青带领团队以高价转让水稻新品种“广两优5号”的开发权和经营权,创下我省单个水稻品种转让费新高。另外4个品种也分别以188万元、120万元、100万元和85万元的高价转让。

  目前,我省自主选育的水稻品种在全省覆盖率上升到45%以上,“楚人种田、吴蜀供种”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。

  今年8月,“湖北名优大米十大品牌”首次在汉发布,其中半数品种来自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“鄂中5号”。如今,国宝、福娃、虾乡稻等10多家大米品牌与游艾青团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

  忙得像打仗,“候鸟”般冬去春回

  水稻是喜温作物,育种只能在春夏进行,在湖北一年只能种一季。要加快研究培育进度,只有去“天然温室”海南。

  “上班第一次上岛,一辈子都忘不了。”1990年7月,游艾青刚到所里报到,就被派往海南。他和两个同事扛着5麻袋种子,从武汉坐40个小时火车硬座到湛江,下车后换乘汽车到海安,住宿一夜,再坐两三个小时混装轮船横渡琼州海峡。从海口赶往陵水育种基地的路上,他们坐的客车又出了故障,车速一下从时速60公里降到15公里,半夜才到目的地。

  游艾青说,多少次,买不到坐票,他们一路站到湛江。有时遇到台风,路上得走十天半个月。

  即便在武汉,他也几乎没有休息。只要在单位,他就见缝插针往试验田里跑。“五一”播种,“十一”收种子,到了春节又要整理资料。“每年过节,忙得像打仗!”

  “搞水稻育种,朝九晚五坐办公室是搞不成的,必须要敬业、要奉献。”对钟爱的水稻事业,游艾青干起来甘之如饴。

  “种子加了一代,人也老了一岁。”在农业科研一线奔波近30年,岁月在游艾青脸上刻下的道道印痕,便是他选种育种的“勋章”。


上一篇】 【下一篇】 【我要纠错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返回顶部
  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